養豬舍溫度等環境控制技巧解析
一、欄舍內的溫度,溫度過低過高都影響豬的飼料的消耗和增重。
豬的飼養適宜溫度范圍,取決于豬的品種、年齡、生理階段、飼養條件等多種因素。如初生仔豬一周內溫度應控制在32℃-35℃,以后每周降低2℃,保育豬舍溫度控制在22℃- 27℃,肥育豬舍溫度保持在17℃-20℃、產房的溫度不能超過25℃。
二、欄舍的濕度。
濕度大,豬的抗病力減弱,有利于病源微生物的繁殖生長,豬只易患疥癬、濕疹和呼吸道疾病。當相對濕度由45%增高到95%時,豬的日增重下降6%~8%。在氣溫11℃~23℃,相對濕度50%~80%時,對豬的育肥效果好。
三、是欄舍的有害氣體,欄舍內有害氣體超標的危害與腸道的消化密切相關,我們經常會為豬舍里的異味和有害氣體而困擾,尤其在冬季密閉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就更加嚴重。
豬舍的有害氣體,包括氨氣、硫化氫等不但氣味難聞,更有很強的刺激性。對豬眼睛、呼吸道粘膜都有很強的腐蝕性。在這種環境中生存的豬群,出現呼吸道疾病的幾率大大的提高,但由于冬季氣溫低,通風措施就被廣大養殖戶給忽略了,但我們必須做好適當的通風換氣,保證空氣新鮮不刺鼻眼以免刺激呼吸道誘發呼吸道炎癥,降低豬只抵抗力。通風換氣應安排在豬吃食活動旺盛的時候,平時定時開關抽風機換氣。
四、是圈養密度,提高飼養密度,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空間,降低成本。
而降低密度,保證豬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空間,可以減少飼料的攝取量,并可減少因空間狹小而引發的惡癖,如隨處排糞尿、咬尾等問題。因此要合理控制飼養密度。同批斷奶的仔豬年齡差異不要超過一周,好是一窩一欄,以免減少不同免疫狀態的仔豬之間的相互傳染,飼養到20-25千克左右轉群時地板式密度按0.5平方米/頭,條狀式地面按0.3 平方米/頭。肥育舍每群不宜過大,宜15-20頭/欄,根據氣候,圈舍條件,密度宜為中豬0.8平方米/頭,大豬0.8-1.2平方米/頭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育肥豬的飼養與管理技術
- 技術支持與售后服務和物流配送體系
- 秋冬須要防豬“類感冒”
- 初生小仔豬喂食方法
- 引起仔豬腹瀉的飼料原因與控制
- 豬附紅細胞體病的癥狀及治療措施
- 豬病預防治療過程需要避開哪些問題
- 如何防治仔豬哺乳期下痢
- 養豬舍溫度等環境控制技巧解析
- 引起母豬流產的疾病及防控措施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